休寧縣:聚焦“產才融合”走好人才工作趕考路
近年來,休寧縣圍繞智能制造、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鏈,不斷強化系統融合、市場思維、科技賦能,推動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障。

強化系統融合,打破部門職能邊界。制定并印發《中共休寧縣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則》,按照年度編制人才工作要點,堅持“一盤棋”理念,全局性謀劃、系統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實現人才與產業發展統籌布局、與產業計劃整體部署、與工作定位準確匹配,強化資源整合、形成發展合力,避免各自為戰,防止部門內卷。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要,分產業制定《產業專項人才引育計劃》,并將其納入人才規劃體系,把科技、人才工作嵌入產業發展中去,推動人才政策與科技成果轉化、產業發展同向發力,促進人才政策和產業政策緊密融合、投入疊加、績效倍增。根據產業發展程度和產業發展趨勢提前謀劃布局,聯合各產業主管部門制定《緊缺人才目錄》,加強人才儲備,充分發揮人才引領作用。
強化市場思維,完善人才評價體系。破除人才評價“四唯”現象,樹立“企業認可就是人才”理念,貫徹落實《黃山市企業自主認定人才暫行辦法》,加快推進簡政放權,把人才的認定規則交到企業手里。制定出臺實施“新狀元英才計劃”的若干意見等一攬子政策,建立《休寧縣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并根據人才業績、薪資貢獻等,將人才分為6個層次享受不同人才待遇,通過技能培訓體系的搭建、專業技術資格等級和薪酬激勵政策的建立,實現人才培養和激勵,促進人才分類層級躍遷,有效地調動人力資源實現產業發展績效提升。引導企業強化人才意識,針對自身產業發展需要,依托市場選拔人才、發動企業引人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大財政投入,對于入選省“115”產業創新團隊、省“特支計劃”等人才項目的,通過跟獎、跟補等方式給予支持,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強化科技賦能,促進平臺協同創新。與合肥工業大學共建“合肥工業大學(休寧)產業技術創新中心”,設立產業創新引導資金,以高端平臺建設促進人才資源、創新要素、產業資本有效配置。與黃山學院雙方成立“地校合作辦公室”,為高校博士人才深度進入產業牽線搭橋,共同推行柔性引才“博士入企服務”“科技副總”等舉措。與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共同組建休寧縣綠色食品產業復合型科技特派團,與省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組建“臭鱖魚加工技術推廣科技特派團”,吸納省、市、縣三級專業科技人才,全方位、多渠道推動休寧綠色食品產業發展壯大。發揮企業出題者作用,開展“海聚英才揭榜掛帥”項目攻關,多家企業與西安石油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省茶葉研究所等高校院所成立聯合實驗室和開發團隊,讓高校院所“接到地氣”、企業“接上天線”。(劉佳)